地方党委政府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观点和部署
中央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以来,北京、上海等地高度关注、迅速跟进,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做出了许多新部署,深圳等地还专门印发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本文系统梳理了地方党委政府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观点和决策部署,这些观点和部署对于观察新质生产力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观点
(一)北京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首都大市场优势,瞄准新质生产力,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动力电池等新兴领域投资。重点领域改革要在科技体制、营商环境、投融资和民生保障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扩大开放要用好“两区”“四平台”,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北京市长殷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培育产业新优势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表示,要向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改革开放要高质量发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强数字经济,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数字新产业;壮大高精尖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二)上海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上海市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持续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持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广东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发展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的生产力理论,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谱写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篇章,让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抓手。行大道,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前景无限,广东必须加快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其他省份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是重大要求。”江苏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不但有责任,而且有条件、有行动、有举措。”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聚力推进。一手抓技术革命性突破,一手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书架”到“货架”,努力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扎实推进产业创新,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2024年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二、地方党委政府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
(一)北京
北京市提出,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培育生物制造等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布局电机、电池、电控、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推进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6G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二)上海
上海市提出,要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促进新型储能、智能穿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智能机器人+”行动、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三)广东
2024年2月18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提出,要快马加鞭,关键是“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广东提出,要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促进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工业母机、精密仪器、检验检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打造海洋清洁能源、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促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科技、生命科学、6G、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2024年3月,深圳市委办、市府办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大力度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推动全市科技创新“硬核力”、产业体系“竞争力”不断提升,全球市场“含深度”、城市发展“集约度”显著增加,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四)其他省份
天津市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以产业焕新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以城市更新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和业态品质,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省提出,要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钙钛矿领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围绕冶金、化工、轻工、建材、机械、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一业一策”改造提升。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打造先进计算、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新型电子材料等产业集群;培育10家左右省级新兴产业集群。开辟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壮大。
江苏省提出,要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力争在前沿新材料、高端芯片、重载机器人、关键装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推进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打造新型电力装备、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集体方阵与“跨境电商+”产业带。促进生物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未来网络、量子、生命科学、氢能与新型储能、深海深地空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四川省提出,要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打造白酒产业集群与无人机产业集群;建设新型显示、核医药、航空航天装备等高技术转化应用产业基地。促进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重庆市提出,要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产业3类五千亿级产值集群;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开辟卫星互联网、北斗产业、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作者:北京国兴智库董事长 朱峰)